Nuke Blog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MENU

对于坚持的一些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都会自我鼓励坚持下去,不管做任何事,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这也是我们多年来,接受当代教育后的必然的想法。那这里有个问题,当你选择在某一领域坚持,会不会失去其它的东西? 前几日看了一些经济学的文章,对于其中沉没成本的理解,让我对坚持有了一些思考。

对于坚持的一些思考  第1张

就先从这幅漫画说起吧。第一层的男人,挥动铁橇不断的努力往前挖,他相信付出总有回报。而第二层的那个男人,显然是已经放弃了。虽然他距离成功仅有一步之遥,哪怕在多挥动铁橇一下,但很可惜,他没有。

      当我们跳出这个漫画的第一视角,作为旁观者肯定会为第二层的男人惋惜,为他的放弃唏嘘,甚至会有些恼火,希望就在眼前啊,坚持这么久了,你为什么再不努力一下呢? 同样,你也会为第一层的那个男人加油鼓劲,为他的坚持不懈感到开心。相信每个人从小时候起,你的父母,你的学校,一直在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必有回报,做任何事情只有不断坚持,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而这幅漫画,正是颇具教育意义的最好体现。

当然,我不否认,坚持不懈是一种正确的做法,而且必然会成功。

但是我认为,不是所有人的坚持都一定会成功,因为不是所有人的坚持都是理性的,有些所谓的坚持,仅仅是对已有损失的厌恶。


验证这个观点,首先要说一个心理谬误的实验:

1、当你走进一家电影院,准备看一部电影打发时间,买票时,你掏出钱包发现丢了20块钱,你会继续购买一张电影票来看电影吗?

2、假设你已经花了20元购买过一张电影票,结果来到电影院时,你发现你的票丢了,你会在重新买一张票看电影吗?

 这实际上是著名的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①做过的实验。最终实验结果是84%的人在面对情况1时,选择继续购票看电影。有54%的人在面对情况2时,不会重新购买电影票。这个结果很有意思,很多人可以接受丢钱,但无法接受丢票这个事实。

  从心理学来看,当你花了20元买了一张票,不小心丢了以后,你需要另花20元,也就是合计成本40元来看一场电影,主观上会为自己丢票懊恼,同时在比较心理作用之下,不情愿多花20元,而选择不看电影,这是一种对损失的厌恶,用以弥补已损失的电影票。 而在丢钱的场景中,一般会把丢钱归于自己的不小心,或者运气不好,但是不会产生成本比较的心理作用,更多人选择继续购票看一场电影。仔细想来,二者都是损失20元,但获得的结果完全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沉没成本②:

   从经济学角度,二者的损失都称之为“沉没成本”,电影票的投入属于一次性的投入,你补票或是不补票,带来的结果是一样的,都已经丢了找不回的20元票钱,正因为这个结果是明确的,所以很多人都放弃重新买票。但如果结果不确定的时候,很多人选择却是坚持。就拿等公交车来举例,平时几分钟一班的公共汽车,今天等了10分钟还没来,大部分的人选择都会是继续等待,因为已经等了10分钟了,在等等没准车就来了。假如在此场景之下,有甲、乙两个人,都要去同一家公司面试,两人在等公交车,都等了10分钟车还没来,虽然约定面试的时间还很晚,但是甲选择了打出租车出发,而乙觉得时间尚早,选则继续等公交车,最后公交车晚到和拥堵导致乙没有赶上面试,失去了这个offer。你能说乙错了吗?好像没有,乙之所以会等待,因为面对不确定的结果时,他选择了坚持,对已付出的10分钟时间,有损失厌恶的心理。人们好像对于“沉没成本”的感知往往带有很强的“损失厌恶”感,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损失而继续坚持。

对于坚持的一些思考  第2张

继续来看丹尼尔·卡尼曼的另一个实验:

假设狂风大作的海面,有一艘游轮,船上有600位乘客随时命丧大海,这时候钢铁侠出现了,他给你2个选择:

1、一个一个的救,钢铁侠可以在船沉没之前,只能够救活200人。

2、钢铁侠举起轮船,或许一次就可以救起600人,但只有三分之一的机会成功,否则全部死亡。

同样的场景:狂风大作的海面,有一艘游轮,船上有600位乘客随时命丧大海,这时候钢铁侠又出现了,他又给你2个选择:

3、直接选择600名乘客中的400人去死,钢铁侠救剩下的人。

4、让钢铁侠全力举起轮船施救,好在有三分之一的机会,不死任何人。

两个情况下,你会做出如何选择?

对于坚持的一些思考  第3张


你选的是1和4,是不是?  如果不是,那你想当的理性和冷静。

丹尼尔·卡尼曼在这个实验中选择了一批有较高素质的人来做这个实验,实验结果就是选择1和4的人占了绝大多数。其实,这两个环境下,所有选择都是一样的,只是表达方式稍加改变,却造成了不一样的选择,第一组选项是在传递救人的“获得感”,强调你是在救人。第二组则是传达“失去感”,强调你是在杀人,选项暗示,你可以明确的杀死400人,也可以一个不杀,交给命运决定。这就是人们,普遍喜欢获得感而厌恶失去感的原因,面对两种感觉,人们的选择往往会截然不同。

说回上一个等公交车例子,甲放弃了已等待10分钟公交车的“沉没成本”,而选择了打出租车这个“机会成本③”。

机会成本③:

    每一个选项的价值都不能独立于其他选项而单独评估。好比你去决定吃麦当劳,就错过了吃必胜客,没准必胜客今天打折。你去打游戏,放弃了去图书馆,没准在图书馆你会遇到你心仪已久的女生。正所谓有付出就一定有失去。你选择了事业,就必然会减少时间照顾家庭,如果你选择重点照顾家庭,那你的事业的成功将会很艰难,二者都有回报也都有失去,哪个意义更大,将取决于个人认识。

甲选择了机会成本,是他认为我打车是为了节省时间,那么我排在第一位参加完第一家公司面试,我仍有时间快速赶到第二家公司参加面试,那样在工作的选择上,就多了一个选项。所以甲在做出继续等待公交车的选择时,没有忽略其它选项,经过思考,进而选择了打出租这个“机会成本”,哪怕是两家面试都没有通过,但至少多了一次机会 。所以机会成本就是对未来产生效益的一种预测,它与沉没成本截然相反。

 在等公交车的例子中,人们普遍的选则是,坚持等待公交车,认为已付出的10分钟成本要高于我重新选在交通方式的成本。这就是刚才海难例子中,人们为何更容易接受救人的获得感,而不是杀人的失去感。

对沉没成本的损失厌恶,会让人变的不理性。

当你费劲心思考入公务员,却发现自己整天无所事事,而且升迁无望,羡慕朋友做生意发了大财,虽然身为公务员有保障,但内心仍有不甘,每每念起朋友发财的事,都要表一番辞职下海的决心,但也仅仅是决心而已,毕竟自己付出这么多才考上的公务员,身边无数人在羡慕,不肯放弃当前的安乐窝,只有一天天的混下去。

因为人们在获得某种事物时,会将其价值放大,进而害怕失去,潜在认定沉没成本远高于机会成本,在这种心理下的坚持,不考虑机会成本,只会走入歧途。



我们在回过头来看这幅漫画,也许你的态度就有了变化:

对于坚持的一些思考  第4张

      两个人对于不明确的未来,第二层选择放弃,你说他错了吗?或许没有,没准他放弃了对沉没成本的坚持,选择了其它方向去挖,而那个方向距离钻石更近呢?又或者他选择去挖别的金矿了呢?再或者从此碌碌无为终了一生。第一层的男士目前来看信心满满的向前挖掘,如果他能坚持不懈,成功将会越来越近,成功了固然很好,假如我们大胆的设想,他接下来的路如果挖偏了呢?又或许,他和第二层的人一样,选择放弃了呢?人生有太多可能。

      最明智的选择永远需要理性,人生来就是理性和感性相互纠缠,但更多人偏向感性,就好比大多数人喜欢获得感而不是失去感。一个人捡到100块钱,然后又丢掉,他是痛苦的。一个人丢了100块钱,然后又找回,他是快乐的,哪怕这两者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区别。

      放弃一定是失败的,坚持一定是成功的,但坚持或许付出的成本会更高,适时的放弃也会多出在另一条路上成功的机会。我们在感叹、难舍沉没成本之时,仔细分析所有选项,不要仅仅沉浸在对沉没成本的顾虑,这对你的决策有很大的帮助。巴菲特说过:如果你持有一只股票,不打算超过10年,就不要持有10分钟,他非常清楚的意识到,人们面对短线操作中损失带来的失败感,要远远高于短线操作盈利的喜悦感,所以他主张价值投资。但是从丹尼尔·卡尼曼做过的实验发现,大多人面对选择时是感性的,只有少数人是理性的,这并不是否定价值投资这个理论是错误的,而是它并不适合绝大多数人,所以成功只属于少数理性的人,因为这些人在面对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时,有理性的思考。(说句题外话,很多所谓的成功学大师,成功企业家的自传,他们的成功之路被无数创业者奉若圣经一般的学习,但要知道每个人的成功都不相同,你可以Ctrl+C,但是你可能没有地方Ctrl+V。)

    虽然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都是经济学中的理论,倡导在做经济决策时,你的决策不能脱离其它可选项单独评估,要排除沉没成本对你的干扰。这个理论虽然使用在经济学上,但我认为也存在于人生之中。因为当目标不确定时,做出改变或许是睿智的选择,感性的坚持或许会换来鼓励和赞扬,但当你所谓的坚持,仅仅是对沉没成本的挽留的话,我建议你放弃

绝不否认,坚持是一种正确的做法,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成果,但不是适合所有的人,更不是无意义的坚持。特别是当你遇到这样的瓶颈之时,仔细思考一下,让你坚持的动力在哪里,或许改变真的有用。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nukeblog.cn

名词注:

丹尼尔·卡内曼1934年出生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1954年毕业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获心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2002年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8日15时30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以色列教授Daniel Kahneman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Vernon L. Smith分享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Daniel Kahneman是因为“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而得奖。Vernon L. Smith是因为“通过实验室试验进行经济方面的经验性分                                  析,特别是对各种市场机制的研究”而得奖。

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某个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已往发生的费用。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    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如果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扫描二维码打赏作者

打赏
  • 评论列表
  • 脑洞作者 于 2019-09-02 11:39:49  
  • 有人说看不懂,举个例子,最近比较火的拼多多领红包就是个例子。 宣传表示积攒100元即可提现。 而且你下载注册之后,直接就是几十元的大红包,然后就需要你到处转发链接求点击。 随着金额不断接近100,甚至就剩最后几毛钱的时候,每一次朋友帮助点击都会变成1分钱的红包。 总之就是为了让你最终到达100元的提现标准无比艰辛,这时候你也应该发现不对劲了,这活动越看越不靠谱。 但前面很容易的就已经攒了99.7元了,还差3毛钱就可以领100元现金,你会继续坚持吗? 90%的人肯定会,正是因为沉没成本。自己在各个群里努力宣传,卖脸求点击,既然已经都攒这么多,再加把劲就好了啊? 对于沉没成本的不舍,会影响到你的判断和决策。 实际上,你最终攒的100元现金,将会以兑换券的方式发放,而且有可能是满1000送50的那种劵。 至于宣传中的现金发放,那是极少极少极少极少极少人才有机会获得。
    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只要你坚持下去定然可以获得红包(坚持必然成功),但是发现不对却不想放弃选择坚持(对损失的厌恶感),最终发现活动发放的只是满减劵(坚持所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你的收获)。这就是典型的例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苏ICP备19024584号
Powered by Z-BlogPHP & Yiwuku.com